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小农生产的社会行为逻辑与制裁意欲的表达层级——基于广西宗族性村庄的考察

2020-05-10分类号:C912.82;D422.6;F327

【作者】冯川  
【部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观察农民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制裁机制如何运作,是了解村庄整合度、农民集体认同与行动方式,把握村庄社会秩序的生产和维持的重要切入口。在中国的宗族性村庄中广泛存在的小农社会行为的一致性,是通过"协商缺失的被动协同"和"小农社会的行为制裁"两种方式达成的,其根本差异在于多数农户对少数不一致者的行为是否存在制裁意欲。然而制裁意欲并不必然能够转化为针对少数不一致者的有效制裁行为。小农制裁意欲的表达因制裁效度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序列结构。宗族性村庄浓密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一方面阻碍小农制裁意欲表达层级的上升,但另一方面也使少数不一致者仍对宗族精英、村庄精英和村庄舆论的规训和制裁存在戒惧心理,成为使宗族性村庄的内生制裁机制仍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效用的最后保障。宗族性村庄的制裁机制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治理也会带来有益启示。
【关键词】社会行为  集体行为  集体行动  制裁意欲  宗族性村庄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4JZD030)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