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相关候选基因突变位点鉴别
2020-05-09分类号:S828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养猪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 淮安市淮阴种猪场 江苏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中心 淮安市南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有限公司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鉴别影响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关键基因及位点,为苏淮猪肉品质选育提供重要分子标记。[方法]屠宰301头苏淮猪(胴体重为58.67±7.47 kg),测定肌肉滴水损失,并分析含有SAP结构域的肌肉增强因子2激活基因(MAMSTR)rs337473375(C>T)位点、抵抗素基因(RETN)rs327132149(G>A)位点、兰尼定受体基因(RYR1)g.1843C>T位点、磷酸化酶激酶γ1基因(PHKG1)g.8283C>A位点,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γ3亚基基因(PRKAG3)p.Arg200Gln位点和p.Ile199Val位点等6个已报道的影响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功能位点在301头苏淮猪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使用SAS 9.2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上述基因多态性与苏淮猪肌肉滴水损失的关联性。[结果]苏淮猪群体肌肉滴水损失为(1.83±0.07)%,变异系数为67.88%。其中,母猪肌肉滴水损失极显著地低于阉公猪。5个候选基因的6个功能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MAMSTR基因rs337473375(C>T)位点C、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0.661和0.339,该位点与猪肉滴水损失极显著关联;RETN基因rs327132149(G>A)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32和0.968,该位点与苏淮猪肉滴水损失无关联;RYR1基因g.1843C>T位点C、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0.967和0.033,该位点与猪肉滴水损失显著关联,CC型为有利基因型;PHKG1基因g.8283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未发现遗传多态性,但我们在该位点前一个碱基处发现新的突变rs697732005(A>G)位点,其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64和0.736,此位点与苏淮猪猪肉滴水损失显著关联,GG型为有利基因型;PRKAG3基因p.Arg200Gln位点在苏淮猪群体中未检测到多态性,但该基因p.Ile199Val位点有多态性,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34和0.166,且此位点与滴水损失有显著关联的趋势。[结论]综上所述,MAMSTR基因rs337473375位点、RYR1基因g.1843C>T位点和PHKG1基因的rs697732005位点是影响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候选基因位点,可作为降低苏淮猪肉滴水损失的潜在分子标记。
【关键词】苏淮猪 滴水损失 候选基因 多态性 关联性
【基金】农业农村部国家优质瘦肉型猪育种联合项目(19190540);; 江苏省农业重大新品种创制项目(PZCZ201732);; 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19)418)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