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定位、模式与进路

2020-05-08分类号:D669.6;F323.89;D632.9

【作者】刘妮娜  
【部门】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短板在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中国农村非正式互助网络和互助组织的现代转型,与中国农村现实地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各类互助组织在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的理想形式是互助共同体重建基础上的振兴,故虽是互助养老,更应当放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善治社会构建之中去看待。互助型社会养老可以从微观-宏观的互助行为-互助组织-互助系统进行理论解析,同时从救助性的互助服务和适度普惠性的互助服务+进行体系划分,根据对文章4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其特点可以总结为立足互助组织、联动多方资源、发展互助服务、救助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分阶段进行、构建圈层化的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和乡村互助共同体等。
【关键词】互助养老  社会养老  社会保障  乡村善治  乡村振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19CRK0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中国城乡互助式社区照顾服务体系研究”(2019MS061)阶段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