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从“社会矿场”到“社会工厂”——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中心—散点”结构

2020-05-05分类号:F030

【作者】刘皓琰  
【部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摘要】"中心—散点"结构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典型生产结构,它通常由一个技术型、研发型的核心企业和大量零散分布的边缘经济体共同组成。"中心—散点"结构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核心企业与边缘企业共同组成的外包模式,另一种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个人"模式。"中心—散点"结构的存在依赖于数字技术打造的"社会矿场",劳工可以利用数字工具在社会范围内获取海量资源。"中心—散点"结构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工厂",劳工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整个社会变为产品的制作和加工场所。由于"社会矿场"和"社会工厂"的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提高,但剥削性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数字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下,"中心—散点"结构中的剥削程度出现了进一步的深化,一种基于"中心—散点"结构的跨国数字资本主义积累体系也开始出现。
【关键词】“中心—散点”结构  社会矿场  社会工厂  跨国数字积累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探析”(2019M660708)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