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田间配置对间作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2020-04-28分类号:S565.1

【作者】王甜  庞婷  杜青  陈平  张晓娜  周颖  汪锦  杨文钰  雍太文  
【部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探究带宽和大豆密度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3个带宽水平(BW_1:2.0 m、BW_2:2.2 m、BW_3:2.4 m),副因素为4个大豆种植密度(D_1:52 500株/hm~2、D_2:67 500株/hm~2、D_3:82 500株/hm~2、D_4:97 500株/hm~2),调查不同田间配置下的大豆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器官分配比率、籽粒灌浆及产量。结果表明:带宽增加有利于大豆光合特性、群体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百粒质量、单株粒数和产量的增加,BW_3的大豆产量较BW_1和BW_2显著提高了37.2%和19.6%。各密度水平下,大豆产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D_3的大豆产量较D_1和D_4显著提高了9.4%和6.0%。在BW_3下不同密度处理间的大豆产量表现为:D_2>D_3>D_4>D_1。在玉米-大豆间作中,带宽2.4 m,大豆种植密度在67 500~82 500株/hm~2时,大豆光合特性改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大豆产量较高。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  田间配置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NYZ0051);; 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03A)
【所属期刊栏目】华北农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