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果实品质评价
2020-04-28分类号:S667.9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对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评价,为建立火龙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高原峡谷区普遍种植的红心火龙果为材料,对果实的果形指数、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固酸比、糖酸比、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12个重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火龙果果实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508%,其中体现果实风味的指标在3个主成分中的载荷值均较高,集中体现在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固酸比、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糖酸比7个指标,基于聚类分析将15组火龙果品质分为3类,结合品质综合得分将15组火龙果品质得分排序为N>K>F>H>L>G>I>C>B>E>A>M>O>D>J,总体呈现出中等果形的品质最好,较大果形的次之,小果形的较差。【结论】石漠化治理区火龙果的风味口感是评价火龙果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果实品质呈现出中型果>大型果>小型果,为火龙果的产业发展及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火龙果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607)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