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关税同盟矿区转型研究:多主体治理的经验借鉴
2020-04-26分类号:F755.16;F451.6;F426.1;F752.5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工业区转型一直备受关注,德国鲁尔区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选取鲁尔区关税同盟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式访谈,剖析其转型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总结其治理框架发现:在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矿区工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改造、日常运营与管理及社区生活与空间活化等方面,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适度放权相结合扮演支柱角色,社会公众在分担公共事务与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活化社会空间,市场主体的自身发展与矿区转型形成良性循环。三类主体活跃互动,其多主体协作治理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在工业区转型过程中,政府可尝试脱离"全能包办"的思想,将部分职能释放予社会和市场,吸引其主动进入和发展,共同推动区域转型。
【关键词】鲁尔区 关税同盟矿区 转型 多主体治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30,41271165)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