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与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

2020-04-26分类号:TV212;X37

【作者】肖攀  彭轲  赵幸悦子  王新峰  梁川  程刚  
【部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摘要】长江中游岸线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充分分析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特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从地质学角度构建港口码头、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划定出三种工程类型一级岸线(适宜)、二级岸线(较适宜)、三级岸线(一般适宜)与四级岸线(非优先开发)区域范围。由结果可知:长江中游岸线港口码头以非优先开发区域为主,长度合计931.47 km,占岸线总长的46.71%;过江隧道与过江大桥以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域为主,较适宜开发、一般适宜开发区长度合计分别为1550.75 km、1224.18 km,占岸线总长的77.77%、61.39%。最后,针对三种工程类型适宜性等级特征提出相应地学对策建议,为重大工程部署规划提供地学理论依据,促进长江中游岸线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以期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大长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长江中游  岸线资源  适宜性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开发与保护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250)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