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研究
2020-04-26分类号:F832
【部门】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鹤壁高中
【摘要】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和加快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德地图提取的POI数据共计250 522个兴趣点,运用核密度方法,对我国金融业以及银行、保险、证券业等细分行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无论从金融产业整体还是细分行业的空间格局来看,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半壁始终占据显著优势;②金融产业集聚最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北京、上海始终处于高集聚区;③影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因子不同,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源、信息流动、规模经济、政府行为等因子的作用逐渐凸显,城乡居民储蓄、工业化水平等因子的作用逐步减弱;④不同影响因子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呈现了增强关系,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没有出现减弱和独立的关系。2010年,对外开放水平和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金融业集聚影响的强化作用较为显著;2016年,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比较均衡,人力资源和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于金融业集聚影响的强化作用较为显著。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 产业集聚 胡焕庸线 POI数据 地理探测器 金融中心 银行业 保险业 证券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19、41301115、4143063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YJC790111、19YJA790123);;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B170004、18A790012)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