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邻近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2020-04-26分类号:F832.7
【部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研究运用引力模型、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经济重心模型等方法剖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特征以及联系总量格局,并在多维邻近视角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区域金融能力与金融网络规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多核心"的金融空间联系网络格局较为稳定,网络复杂度持续升级,呈现"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形成三大层级性明显的金融辐射圈;②金融空间联系格局展现出"核心—边缘"的发展形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发展重心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反"Z"形变化特征;③金融空间联系能通过信息技术发展打破传统地理空间距离壁垒,具有明显的多维邻近效应,其中城市经济规模、工业基础能力、产业升级导向和城市创新能力是区域金融能力与金融网络格局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政府供给导向因素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间的政府竞合行为有利于金融要素的流转与联系。
【关键词】区域金融 空间联系 多维邻近 信息技术 长江经济带 金融辐射圈 政府供给
【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NDJC215YB、20NDQN257YB);;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9G030011、LY19G030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74160、71774145);; 杭州市社科规划项目(Z19JC053);; 浙江工业大学预研基金项目(GZ1948120002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