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氧磷管理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
2020-04-25分类号:S511
【部门】湖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摘要】以杂交稻C两优608为材料,设置增氧(OI)、不增氧(NI)2种灌溉方式和磷肥运筹(施磷0.18、0.36、0.54g/kg,以不施磷为对照),研究氧磷互作对水稻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及水稻根系活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运筹造成水稻不同处理间根系活力和千粒质量差异显著,理论产量与分蘖期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增氧造成不同处理间的理论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差异显著,当施磷量≤0.36 g/kg时,增氧条件下的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分别比不增氧条件下的增加1.04%~23.69%、21.29%~50.03%,每穗粒数比不增氧条件下的降低11.49%~25.61%;不施磷时,增氧处理的水稻理论产量、有效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最大;氧磷互作造成不同处理的理论产量、千粒质量差异显著,千粒质量与幼苗期、分蘖期根系活力呈显著负相关。可见,合理施磷或增氧能通过影响水稻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来提高产量,而氧磷互作有导致产量比单独施磷或增氧处理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水稻 施磷量 增氧灌溉 根系活力 产量指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9088);;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J3243);;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9A213、17A094);; 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开放项目(15KFXM04)
【所属期刊栏目】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