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政策偏向、省会首位度与城市规模分布

2020-04-22分类号:F299.2

【作者】段巍  吴福象  王明  
【部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摘要】2010年后,部分省份强化了提升省内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政策导向,这种以行政手段提升首位度的做法,会对城镇格局以及居民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分解为生产率、用地指标、用地结构、就业机会、外生舒适度与住房有效供给率等维度,利用反事实方法评估了提升首位度的相关政策对居民福利、GDP以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当省级层面给予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更多用地指标时,可以在提高这些城市首位度的同时提升总体GDP水平,但会导致均衡时居民福利水平有所降低;②GDP与福利的非同步变动,源于户籍制度影响下人口要素与土地要素的空间错配,即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人口集聚不足而一般地级市用地约束加强;③若降低落户门槛或消除省内城市间住房有效供给率的差异,均能使GDP与福利水平同时提高,且城市规模分布向Zipf定律收敛。为此,以提升经济密度为导向,以渐进的户籍改革为手段推动人口向省会及副省级城市集聚,多管齐下提高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住房有效供给水平,是优化城市规模分布、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省会首位度  城市规模分布  量化空间模型  户籍制度  福利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研究:测度、成因与绩效评价”(批准号718730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通用技术扩散下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集成与价值链跃迁研究”(批准号7190308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W型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19YJC79002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工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