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因编辑酪氨酸酶(TYR)基因不同功能区对鱼类体色的影响

2020-04-16分类号:S917.4

【作者】许细丹  陈红林  MANDALBIPLABKUMAR  司周旋  王军  王成辉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酪氨酸酶(Tyr)基因在动体的黑色素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其突变会导致人类和其他物种出现白化现象。以AB系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纯合亲鱼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通过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第二外显子和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使基因发生突变,检测基因不同功能区经编辑后对鱼类体色的影响。结果显示:Tyr基因在野生型斑马鱼的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能正常表达,眼睛出现黑色素时的表达量最高;编辑损坏Tyr基因的CDS区后,突变型斑马鱼的胚胎和仔鱼均未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白化,而成鱼会再度出现黑色素细胞,表现为体表黑色条纹断裂。编辑损坏Tyr基因的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后,突变型胚胎、仔鱼和成鱼均未出现黑色素减褪,黑色素合成未受影响。研究表明,编辑损坏基因的CDS区会对生物表型产生显著影响,而编辑损坏3′-UTR非poly-A加尾信号区对生物表型的影响有限。
【关键词】Tyr基因  CDS  3′-UTR  黑色素  CRISPR/Cas9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521);;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95-7)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