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辽河口潮间带景观破碎度演变驱动因素

2020-04-15分类号:TU984.18

【作者】苏芳莉  宋飞  董琳琳  李海福  王铁良  
【部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辽宁省水土流失防控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辽河口湿地近30年高速发展的城镇化、湿地旅游开发和辽河泥沙量改变,使得湿地景观破碎度加剧。为了研究辽河口潮间带湿地景观破碎度演变驱动因素,利用辽河口湿地1985~2017年Landsat遥感影像,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景观格局分析法,对辽河口潮间带景观破碎度演变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景观指数NP(斑块个数)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又增加的趋势,总NP值增加139个,1985年时最低(92个),2016年时达到最高(267个)。斑块数增多,说明景观破碎程度增大。景观指数LPI(最大斑块所占面积比例)值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总体LPI值减少1.31%,说明最大斑块所占的百分比减少,景观的破碎程度增大。影响辽河口潮间带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因素有气温、降雨量、径流与径流量、输沙量与含沙量、人口数量、GDP等,其中,年输沙量与年均流量是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口因素是导致辽河口潮间带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道路、养殖、油井、城镇的面积随之增加,湿地和潮滩的面积减少。人口因素是导致辽河口潮间带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口数增加,斑块个数增加,最大斑块所占的百分比减少,景观破碎度增大。
【关键词】辽河口  潮间带湿地  驱动因素  景观破碎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706);;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0408-9)
【所属期刊栏目】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