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善贫困的证据:基于微观社会调查的实证分析
2020-04-15分类号:F323.8;G40-054
【部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与数据统计研究所
【摘要】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1989—2015年12个省份46 921个微观调查数据,以居民受教育水平作为教育的表征指标,对教育改善贫困的效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的改善,教育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教育对相对贫困的改善具有独特的时空特征。从时间趋势看,教育对于相对贫困的改善作用正在逐步趋缓;从城乡差异看,教育对城镇地区相对贫困的改善能力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且近年来存在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从区域分布看,教育对相对贫困的改善效果中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同时,教育对相对贫困人口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趋势,由抑制逐渐转变为促进收入的增长,在提高相对贫困人口收入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受教育程度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贫困改善 收入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