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毛村地下河水-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0-04-15分类号:X143
【部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摘要】为揭示不同时间尺度下岩溶区地下河出口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静态浮游箱-气相色谱法对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开展季节性和连续48小时昼夜监测。结果显示: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昼夜变化特征,并且均表现为由水体向大气释放CO_2,呈现出大气CO_2源的特征。在季节性尺度上,CO_2交换通量的变化范围为90.27~406.32 mg·(m~2·h)~(-1),平均值为253.50 mg·(m~2·h)~(-1)。CO_2交换通量的季节性特征表现为雨季大于旱季。在昼夜尺度上,CO_2交换通量的变化范围为46.8~244.45 mg·(m~2·h)~(-1),平均值为137.81 mg·(m~2·h)~(-1)。CO_2交换通量的昼夜性特征表现夜晚大于白天,最高值出现在凌晨0∶00和1∶00,最低值出现在下午14∶00和15∶00。由于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毛村地下河出口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在季节性尺度下的主控因素为岩溶水体中碳酸的平衡系统,但是在昼夜尺度下的主控因素为局地区域环境参数。
【关键词】地下河出口 水气界面 CO_2通量 季节变化 昼夜变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222;41530316;4170123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81320);; 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2018-242-Z01);;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2020006)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