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鼠尾草核型分析
2020-04-15分类号:Q944
【部门】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摘要】为了研究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染色体特性及进化程度,选用彩苞鼠尾草‘牛津蓝’(S. horminum) Oxford Blue’、龙胆鼠尾草(S. patens)‘露台Patio’、食用鼠尾草(S. officinalis)、土耳其鼠尾草(S. sclarea var. turkentanica)、蓝花鼠尾草(S. farinacea)‘鸵鸟Rhea Blue’、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Victoria White’和蓝花鼠尾草‘艳后Fairy Queen’的根尖细胞进行核型分析。试验结果显示,7个样本植物的核型公式依次为K (2n)=14=6m+1sm,K(2n)=18=6m+3sm,K(2n)=14=3m+4sm,K(2n)=20=8m+2sm,K(2n)=16=5m+1sm+2st,K(2n)=18=2m+4sm+3st,K(2n)=18=4m+5sm;不对称系数(AS.K%)分别为56.04%、61.20%、61.52%、60.90%、62.55%、73.11%、66.8%;核型分类标准分别属于"1A"型、"2B"型、"2A"型、"2B"型、"2B"型、"3B"型、"2B"型。根据数据推断,在7个样本中,不对称系数为73.11%,核型分类属于"3B"型的蓝花鼠尾草‘维多利亚’白色进化程度最高,彩苞鼠尾草‘牛津蓝’进化程度最低。核型分类同属于"2B"型的4种样本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关键词】鼠尾草 染色体 核型分析 细胞学
【基金】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种业科技专项(19226327D)
【所属期刊栏目】草业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