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4个不同地理群体凤鲚矢耳石形态差异
2020-04-14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长江口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摘要】为探明相邻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间的差异性,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邻近海域的凤鲚共240尾。以凤鲚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耳石测量法和耳石框架法获得21个测量参数,通过公式转化为20个形态指标数据,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4个群体间14个形态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9%,结果显示不同群体耳石的整体形态相似,各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的框架形态指标;利用贡献率最大的9个形态指标构建了4个群体的判别方程,温州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96.7%,其次是崇明群体(66.7%)、吕四群体(60.0%)和舟山群体(58.3%);聚类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吕四群体,与温州群体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吕四群体的矢耳石形态差异较小,而温州群体与这3个群体的差异最大,可单独确立为一个生态群体。可见,短距离洄游性凤鲚不同群体间耳石形态差异大小与不同群体间地理阻隔程度相关。
【关键词】凤鲚 矢耳石 耳石形态 耳石框架 多元统计分析 长江口
【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17-02-08-00-07-F0007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0TD13);; 农业农村部农业财政专项(2130135, 2060302);;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ZR147020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