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区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821份居民的微观调研数据
2020-04-10分类号:F832.7;F126
【部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以821份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Probit模型对广州市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边缘区储蓄包容水平较高,贷款包容水平较低。(2)居民个体特征对金融包容的影响较大,如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年龄等。家庭资产与负债等家庭财富因素对贷款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储蓄包容作用不显著。(3)银行网点设置评价与网络使用对储蓄包容有一定影响,但对贷款包容无显著影响。(4)个人发展乐观度对贷款包容影响显著但与储蓄包容关联不大。(5)广州边缘区居民金融包容状况是在金融供求双方特征、网络风险防范能力与制度保障水平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加强新型金融机构建设、发展数字金融、完善信用制度环境等是提升居民金融包容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金融包容 影响因素 居民 Probit模型 广州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6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3224)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