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插片后珍珠蚌生长性状及其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

2020-04-08分类号:S917.4

【作者】段胜华  刘振明  胡宏辉  刘晓军  汪桂玲  李家乐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筛选优质的珍珠蚌插片组合,探究不同种类珍珠蚌相互插片后生长性状间的差异和相关性,以及各组合无核珍珠成珠率和大小的差异,利用三角帆蚌(S)、池蝶蚌(C)、康乐蚌[池蝶蚌(♀)×三角帆蚌(♂)](K)、褶纹冠蚌(Z)分别作为供片蚌和育珠蚌,获得16个育珠蚌组合,测量各育珠组合的体质量、壳长、壳高和壳宽,比较16个育珠蚌组合及4个未插片的三角帆蚌、池蝶蚌、康乐蚌、褶纹冠蚌对照组在一年后的生长性状差异,对各生长性状相关性进行分析。测量每个育珠蚌所产无核珍珠的数量和大小,计算成珠率和圆度,分析不同组合之间无核珍珠的差异。结果显示,以三角帆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生长性状优于对照组,而褶纹冠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插片后则生长受抑制。其中除了池蝶蚌同种插片组合(C-C育珠组)外,各组合壳长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0.824~0.972),C-C育珠组壳宽与体质量相关系数最大(0.782);三角帆蚌、池蝶蚌、康乐蚌同种及不同种之间的插片组合成珠率较高(98.75%~100%),其中三角帆蚌同种插片组合(S-S育珠组)、三角帆蚌为供片蚌,池蝶蚌为育珠蚌插片组合(S-C育珠组)和C-C育珠组插片成珠率达到100%。以三角帆蚌、池蝶蚌为育珠蚌的组合所产珍珠规格较大且珍珠较圆,在各育珠组合内珍珠大小与直径差百分比成显著正相关。综和比较生长性状、成珠率、珍珠大小及圆度,S-S、S-C和C-C育珠组合插片后生长性能较好,成珠率高(100%),珍珠规格较大且珍珠较圆,该结果为探索不同珍珠蚌生长性状相关性及其所产无核珍珠成珠率、大小的比较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珍珠蚌  生长性状  无核珍珠  成珠率  大小  相关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654、317728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2018YFD0901400)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