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多元变量的南极磷虾拖网作业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7分类号:S972.13

【作者】陈明鑫  许柳雄  唐浩  周成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拖网作业过程中的网位、网身状态、拖网整体状态是评价拖网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以南极磷虾拖网为例,通过测量拖网不同部位(上纲、第3~4节网身连接处和网囊口上部中点)深度,以部位间深度差表示拖网作业状态,分析捕捞操作、海洋环境和渔获量对拖网作业状态的影响,确定中层拖网作业过程中状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上纲与第3~4节网身连接处深度差范围为-0.20~8.02 m,上纲与网囊口上部中点深度差范围为6.49~30.16 m;(2)曳纲长度、拖速、风速、150 m水层流速对磷虾拖网上纲深度影响显著(P< 0.05);上纲深度与曳纲长度和150 m水层流速呈正相关关系,与拖速呈负相关关系,随风速增加,上纲深度先减小后增大;(3)拖速、200 m水层流速和浪高对上纲与第3~4节网身连接处深度差影响极显著(P< 0.05);上纲与第3~4节网身连接处深度差具有随拖速和200 m水层流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拖速2.6 kn和200 m水层流速0.3 kn时,上纲与网囊口上部中点深度差最大,2 m浪高时,深度差最小;(4)渔获量与上纲和网囊口上部中点深度差呈正相关关系;(5)曳纲长度是影响拖网作业状态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拖网速度、风速、浪高和水流速度。
【关键词】南极磷虾  拖网状态  捕捞操作  海洋环境  渔获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426,4180611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19YF1419800);; 农业农村部南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专项(D-8002-18-0097)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