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户金融素养对微信支付采纳行为影响——以陕西省为例
2020-04-07分类号:F832.2;F724.6;F323.8
【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陕西省农村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但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样本家庭微信支付采纳比例为66.5%,教育、收入水平与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正相关;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越高,采纳微信支付的概率也越高;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教育、收入水平及社会资本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综上,应准确评估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微信支付采纳概率,降低互联网支付排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福利,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金融素养 互联网金融 支付 稳健性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素养对农户金融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18YJC79005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金融素养对农户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影响研究”(2018M6312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2452017200);;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及其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2018S19)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