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国制度环境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2020-04-07分类号:F426.92;F125
【部门】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沿线国家多变的制度环境为其增加了不确定性。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的空间关联特征,利用2006~2017年我国对沿线54个国家的承包工程数据,首先使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其经济效益,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其影响方式。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对沿线各国的承包工程经济效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空间分布不均衡;政府效率、营商自由度、贸易自由度、投资自由度、法律完善度和产权保护等制度因素会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经济效益产生促进作用,而政治不稳定并不会对其经济效益产生抑制作用;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对承包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进而从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拓展东道国市场、构建对外承包工程咨询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对外承包工程相关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制度环境 对外承包工程 经济效益 空间计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扩大进口的福利效应与实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JL11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重大决策社会风险分类框架、演化规律及化解策略”(项目编号:AHSKY2015D79);;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精神利益视阈下的共享发展理念研究”(项目编号:SK2018A0059)
【所属期刊栏目】财会月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