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软口鲦上皮瘤细胞ifn-1基因的表达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2020-04-01分类号:S917.4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湖北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体外表达黑头软口鲦上皮瘤细胞(EPC)I型干扰素(IFN-1),本实验通过RT-PCR从EPC中扩增ifn-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并转化到宿主菌Transetta,体外纯化后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ifn-1编码区大小为552 bp,编码184个氨基酸,与草鱼干扰素1(CiIFN1)亲缘关系最近。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在宿主菌中可明显表达约35 ku的融合蛋白条带,且部分呈可溶性表达,进而通过亲和纯化可溶性重组IFN-1(rIFN-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较高的抗IFN-1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细胞内源性的IFN-1。定量PCR显示rIFN-1与EPC细胞孵育可以诱导抗病毒蛋白Mx1的表达,并抑制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引起的细胞病变(CPE)及SVCV的复制,表明rIFN-1具有抗病毒活性。
【关键词】黑头软口鲦 ifn-1 EPC SVCV 原核表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2598)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