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加工交叉孔相贯处过渡圆弧的试验研究
2020-04-01分类号:S218.5;TG66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效率,降低发动机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成本,对利用电解加工技术去除燃油喷射体内交叉孔相贯处的锐边和毛刺,且精确控制过渡圆弧半径进行研究。[方法]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电解加工交叉孔相贯处过渡圆弧的加工过程模型,研究阴极结构、加工时间对过渡圆弧半径的影响规律,并对阴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优化阴极,建立优化阴极的交叉孔相贯处过渡圆弧的加工过程模型,并进行优化阴极电解加工去除交叉孔相贯处锐边和毛刺的工艺试验,对比分析试验和仿真得到的过渡圆弧半径。[结果]优化阴极电解加工去除了交叉孔相贯处的锐边和毛刺,精确控制过渡圆弧平均半径(R)为2.029 mm,达到R=(2±0.2)mm的尺寸要求。建立的电解加工过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过渡圆弧的尺寸,减少试验工作量,指导了阴极的结构设计和工艺试验的参数选择。[结论]最终得到的优化阴极可以精确控制电解加工交叉孔相贯处过渡圆弧半径达到R=(2±0.2)mm。
【关键词】电解加工 燃油喷射体 电解加工过程模型 过渡圆弧 工艺试验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21665);; 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K022A);;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研究创新计划项目(SJCX19_0145)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