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花30’旗叶距对小孢子发育时期、愈伤组织诱导以及绿苗再生的影响
2020-03-31分类号:S512.3
【部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大麦游离小孢子培养效率,幼穗取材需要建立更为精细的形态学指标以获得更多处于适宜时期的小孢子进行培养。[方法]将同一天取材的幼穗根据旗叶与倒二叶的叶耳间距离(旗叶距)的大小(cm)分为六组,每组材料分别观察了低温处理前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变化,同时研究了不同旗叶距对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再生的影响。此外,还对不同分组材料来源的小孢子再生植株的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在取材当天的幼穗不论旗叶距大小,所有游离的小孢子均处于单核期,而低温处理17 d后,处于单核时期的小孢子的比例随着旗叶距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着旗叶距的增大,小孢子愈伤产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而绿苗分化数量却显著降低。按旗叶距分组获得的小孢子再生植株不同倍性的比例分布相近,二倍体占70%左右,单倍体和四倍体为30%左右。对于‘花30’而言,0.5~2.0 cm的旗叶距的小孢子再生绿苗数量最高。[结论]旗叶距可作为大麦小孢子培养中幼穗取材的一个形态学指标,适宜的旗叶距可确保低温处理后游离获得更多单核时期小孢子以及获得更高的再生绿苗数量。
【关键词】大麦 旗叶距 小孢子 愈伤诱导 再生能力
【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8-F011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000702-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5-01A-02)
【所属期刊栏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