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0-03-28分类号:S512.1
【部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摘要】【目的】进一步挖掘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中的优异资源,进而为云南省的小麦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91对SSR标记对云南省20世纪50年代以来育成的159个小麦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①91对SSR引物扫描159个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共有360个等位变异被检测到,单个SSR标记检测到1~9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3.96个等位变异;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低为0,最高为0.8408,所有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4677;云南省80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多态性信息指数最高(0.461)。②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可将云南省小麦品种(系)划分为14个类群,类群分类主要与选育年代、栽培类型及种植区域有关。③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连锁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的频率随着其育成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长,但穗粒数性状相比千粒重性状改良效果更强。【结论】云南省小麦育成品种(系)遗传多样性较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品种(系),且不同年代小麦育成品种(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程度的改良。
【关键词】云南省 育成品种(系) 遗传多样性 优异等位变异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60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2018BB02906);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YJM20180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