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
2020-03-27分类号:F323.8
【部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利用197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村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在构建了具有内部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的农民消费行为计量模型基础上,本文运用SYS-GMM估计方法对农民消费行为的时期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动不仅在整体上呈现出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性,而且还表现出了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过度敏感性和习惯形成效应都因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阶段性不同而存在极大差异,特别是在2004年前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压抑"和"消费释放"这一两极分化现象,而习惯形成效应表现出了明显的先缓慢降低之后又快速扩大的趋势;同一类消费在不同阶段的习惯形成效应和不同类消费在同一阶段的习惯形成效应都存在显著差异,各项消费同样存在从"压抑"向"释放"的转变趋势。本文研究的启示在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已经到了最佳时期。必须增强支农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准确性,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进一步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全面改善。
【关键词】农民消费行为 习惯形成 不确定性 消费升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村金融市场‘精英俘获’困境破解与包容性成长研究”(项目编号:71773099);;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中国特色金融扶贫理论及机制创新研究”(中宣办发[2017]年47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9CJY031)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