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影响了农村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性?
2020-03-26分类号:F832
【部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理学院 悉尼大学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技术内生效应"的视角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的影响。本文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村正规金融利率调整的效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名义收益效应、农户类型异质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和正规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与监督问题的技术内生效应,这三种效应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对非正规金融的替代呈倒"U"形关系。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替代性主要不是源于利率价格变动的名义收益效应,而是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密切相关的借款人结构类型效应与技术内生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要考虑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有效性,同时要考虑农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做好激励机制设计。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技术内生效应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借贷合约不完备视域下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替代性研究”(项目编号:19AJY017);;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和浙江省金融研究院AFR金融学科发展研究课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与新兴互联网金融关系研究:替代抑或互补?”(项目编号:XK17003)提供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