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时空非平稳性分析

2020-03-25分类号:F301.2

【作者】周翼  谢保鹏  赵鸿雁  陈英  裴婷婷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目的]掌握2005—2016年我国主要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方法]ESTDA-GTWR研究框架,包括空间马尔科夫、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迁跃、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结果](1)我国主要省份土地经济密度整体稳定,逐级递增,空间非均衡性增强,且在高邻域水平下具有均质性,低邻域水平下具有异质性,在高区域水平下较为稳定,中低区域水平下更易变动,整体受邻域影响较小。(2)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结构动态性较弱,动态强度降低,高动态强度省域数量增加;局部空间依赖方向较为稳定并趋向更稳定,波动重心由北向南转移。(3)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凝聚力较高,存在路径依赖或锁定特征,只有青海省发生了时空迁跃。(4)人均GDP、货运量、土地出让金、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地形起伏度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正,城市化率、城市规模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负;在研究时点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都有所增强,在空间上表现出收缩、稳定、位移、集聚、扩散以及极化等特征,在强度上则存在增强,减弱,稳定的变化趋势。[结论]要实现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格局的跃升存在难度,未来应制定具有弹性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土地经济密度均衡增长。
【关键词】土地经济密度  动态变化  时空非平稳性  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  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村民关联度与农地利用的关系研究——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71263003);“农民土地价值观:测度、变迁与影响”(715630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