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空间规划视阈下的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研究

2020-03-25分类号:F301.2

【作者】王明杰  余斌  何永娇  卓蓉蓉  胡书玲  
【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咸宁市城乡规划局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技术规程。[方法]引入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度,运用三维魔方分类方法划定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结果]洱海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水平差异显著,适宜生态服务、农业生产和城镇发展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流域国土面积的93.38%、70.17%和69.31%,其中适宜城镇发展用地环洱海集聚分布、适宜农业生产用地在流域中北部连片分布、适宜生态服务用地围绕流域环状分布;将洱海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大空间占比分别为7.69%、24.33%和67.99%;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功能分区与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吻合度高达71.96%,其中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吻合度分别为63.84%、59.43%和92.62%。[结论]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及其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要求,符合洱海流域实际,能够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理论借鉴、为洱海流域国土空间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多功能适宜性  生态位适宜度  三维魔方分类  洱海流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汉平原乡村生活空间变化:规律机制及效应”(4167117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