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及预测——以开都河流域为例

2020-03-25分类号:X826;F301.2

【作者】高玥  刘新平  原伟鹏  
【部门】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土地科学研究所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探析开都河流域在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采用PSR模型构建基于14个指标框架的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时空视角的特征变化与格局划分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前瞻性模糊预测该区域未来4年的生态风险变化态势。[结果]2009—2016年开都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风险程度由较低下降至低生态风险水平,随后上升至一般程度。这是因为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但在政府相应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落实下又逐步缓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好转明显,抵御风险能力得以提升。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开都河流域生态风险将由一般生态风险程度上升至较高程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消减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开都河流域作为沙漠中典型的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通过未利用地的差别化开发、鼓励零星分散的开发模式以及细分不同地类开发的生态补偿设置等方式路径,以期缓解降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价  PSR模型  灰色预测模型  未利用地开发  开都河流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未利用地转型的生态风险及其调控研究”(71663051);;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预测——以开都河流域为例”(XJAUGRI2017-03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