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分析
2020-03-20分类号:X826;F299.27
【部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郑州西亚斯学院商学院
【摘要】[目的]合理分析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程度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2005—2016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程度作出动态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政策和建议。[方法]以河南省为研究区,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及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耦合度模型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 2005—2016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呈现出中间短暂下降但整体上升的态势,耦合程度介于0.9~1缓慢上升趋势,其中,郑州、洛阳、鹤壁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焦作、濮阳、安阳、新乡、漯河处于较高水平耦合状态,南阳、开封、驻马店、平顶山、许昌处于较低水平耦合状态,周口、信阳、商丘、三门峡处于低水平耦合状态。[结论]河南省应在强化生态意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及规划生态空间布局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 生态环境承载力 熵权法 耦合度模型 河南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碳市场成熟度、市场机制完善及环境监管政策研究”(14ZDA07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