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与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
2020-03-19分类号:F249.22;F424.0
【部门】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2001~2017年中国工业分企业所有制-分地区-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变异系数指标对全国和分区域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和港澳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敛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均呈现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但是收敛速度呈现差异。其中,私营企业收敛速度最快,外商和港澳台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收敛速度最慢。分区域来看,东北和西部收敛速度相对较快,中部次之,而沿海三类所有制结构的劳动生产率收敛速度均较慢。因此,政府应进一步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完善市场竞争等方面努力,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收敛。
【关键词】所有制结构 劳动生产率 区域 收敛性 差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产业共生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模式及演化路径研究”(18BJY002);;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研究”
【所属期刊栏目】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