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的茎柔鱼地理种群判别
2020-03-19分类号:S917.4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摘要】实验以2015年和2017年我国远洋鱿钓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专属经济区外海生产调查时所采集的茎柔鱼眼睛晶体为研究材料,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测定了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并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SDA)法研究了基于微量元素的茎柔鱼地理种群划分。结果显示,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三海区之间的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除Al~(27)和Si~(29)以外)。眼睛晶体核心的微量元素可以用来判别茎柔鱼不同地理种群,总体判别成功率为69.2%,厄瓜多尔、秘鲁和智利外海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7.0%、70.0%和52.0%。若将秘鲁与智利外海两海区样本合并后再与厄瓜多尔进行判别,则总体判别成功率上升至89.7%,厄瓜多尔、秘鲁与智利外海分别为95.70%和87.30%。Mg~(25)可将厄瓜多尔与秘鲁和智利的茎柔鱼分开,而Cu~(63)又可将秘鲁与智利的茎柔鱼分开。分析认为,秘鲁和智利外海相互之间较高的误判率说明二者可能共同属于"南半球"种群,而厄瓜多尔由于受不同的海洋环境影响可能属于独立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种群之外的另一个种群。研究认为,茎柔鱼眼睛晶体核心微量元素的差异是判定其地理种群的一种新方法,为其他头足类种群划分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茎柔鱼 眼睛晶体 微量元素 地理种群 判别分析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141);;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8PJ1404100);; 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0810000243);;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9DZ1207502)~~
【所属期刊栏目】水产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