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解决相对贫困的可行性及对策

2020-03-18分类号:F323.8

【作者】严新明  朱萌  
【部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确定了时代坐标和新的方位。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生存性贫困,相对贫困是发展性贫困。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有四种:机会贫困、能力贫困、工作贫困、收入贫困。基于"水母型"社会结构提出动态贫困群体是相对贫困识别的主要对象。通过借鉴部分典型国家解决相对贫困的方法,提出新时代中国解决相对贫困的措施:现金救助和服务救助相结合,强化现有专项救助;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政府和社会主体协同治贫,将党的执政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相对贫困  “水母型”社会结构  典型国家  收入分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水母型社会结构的‘弱有所扶’制度建设研究”(18BSH045)
【所属期刊栏目】改革与战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