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2020-03-18分类号:F119.9;X22
【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资源能源枯竭与生态环境破坏等危机,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地理分析框架下的环境经济地理学应运而生,将为缓解全球环境危机以及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转型提供新视角。环境经济地理学概念在2004年德国科隆举行的环境经济地理学会议上被首次提出,试图采用演化制度主义理论与绿色技术-经济范式,将环境因素融入经济地理分析之中,旨在修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裂痕,克服环境与经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零和博弈难题,使得探讨经济、社会、环境与技术子系统的互动机制和正和博弈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经济地理学兴起的背景,进一步对其理论基础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进行总结,然后重点综述了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两大核心主题:环境问题对经济(空间)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空间)活动的环境效应。最后,本文对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前沿与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展望。
【关键词】环境经济地理学 演化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 生态现代化 技术-经济范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环境规制对僵尸企业形成影响机制与异质性研究”(19CJY02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质量发展下市场分割影响绿色增长的机制与效应研究”(2018M630004)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学动态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