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可达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
2020-03-16分类号:F532.3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近年来,新城建设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城市发展政策。在高铁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设高铁站成为各地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市场可达性是影响企业和居民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间和城市内部两方面探讨市场可达性对高铁通车后站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匹配到约1平方公里栅格的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2009—2014年新设高铁站数据,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高铁站区的经济活动密度相对于邻近区域并没有显著提升。利用高铁、铁路、公路网络构造了随时间可变的城市可达性指标,并利用高铁站到市中心距离衡量到城市就业中心的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铁站区的经济发展显著依赖于城市可达性和市中心可达性。上述结果说明,新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对于来自城市外部和内部的集聚经济的利用。尽管高铁带来的城市可达性提升能为周边区域创造经济集聚,但受制于远离市中心的区位选择,低水平的城市中心可达性大大限制了目前高铁站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高铁新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
【关键词】市场可达性 集聚经济 高铁 新城 夜间灯光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城建设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基于高铁设站的准实验分析”(2017ECK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干预下的土地方式选择:微观机制与经验证据”(7130306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城市群溢出效应研究:现状机制与行政壁垒”(17YJC790140)
【所属期刊栏目】财贸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