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能力、合作网络和制度环境: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研究
2020-03-15分类号:D632.9;D669.3
【部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伴随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推动,社区非营利组织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是,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际效果却良莠不齐。那么,影响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具体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文章构建了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理论解释框架,认为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包括公共服务、公民参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由7个指标构成;而影响因素包括组织能力、组织间网络、地方制度环境三个维度,由11个指标构成。最后,文章指出,大数据研究方法将对该主题的突破性研究提供可能。
【关键词】社区非营利组织 组织能力 合作网络 制度环境 治理有效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模式与有效性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71804120);;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YJC840053)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