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住房实现模式对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效应分析:城市融入视角

2020-03-15分类号:C924.2;F299.23

【作者】王子成  郭沐蓉  
【部门】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暨南大学中国经济发展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住房是迁移者融入当地社会和实现持久性迁移的基本条件,也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在采用因子分析和模糊集对城市融入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估计了住房实现模式对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位宿舍,租赁住房与自有住房均能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度,而自有住房的融入促进效应更大;在采用工具变量法矫正内生性及考虑了流动人口的个体异质性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不同的住房实现模式对城市融入分维度指标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相对于单位宿舍,自有住房能显著提高迁移者经济融入、社会适应、心理认同以及文化接纳,而个人租赁住房虽有利于经济融入和文化接纳,但对其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带来显著负面效应;居住隔离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住房影响城市融入的传导机制,并表现出明显的阻滞效应,而政府介入提供保障性住房可对迁移者融入城市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住房实现模式  城市融入  传导机制  市民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出农民工城市居住实现模式与住房保障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BJY04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务工地居住分层、家乡住房投资与农民工持久性迁移:作用机制与政策路径”(项目编号:16YJC790107)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