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盐价制定中的政商关系——基于雍正初年湖广盐务风波和官员受贿案的考察
2020-03-15分类号:F429;K249
【部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在清王朝规定的"随时价而销售之"、官员调控的盐价原则下,雍正元年三月湖广总督杨宗仁核减湖广盐价,由此引起一场盐务风波。这场风波一方面体现于两淮巡盐御史谢赐履和湖广总督杨宗仁在政治上的纷争,进而引起清廷对湖广盐价的两度核定,另一方面则体现于两淮盐商与地方势力运作引起的汉口食盐供需失衡,盐价飞涨,盐市混乱。雍正二、三年揭发的黄叔琳定价受贿案和部议盐价受贿案显示,两淮盐商通过官商之间的金钱、人际关系对两次朝廷定价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一系列事件揭示清代盐价的制定呈现出结合市场和行政等多种力量共同运作的机制,而政商关系在此次湖广盐价制定中具有突出意义。
【关键词】湖广 盐价 行政 市场 政商关系
【基金】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代价格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7ZDA19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