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控制的现实困境及改进对策——来自湘赣苏三省水稻种植的经验数据
2020-03-15分类号:F32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粮食生产环节作为质量安全的源头,是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文以水稻种植为例,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种植主产区——湘赣苏三省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进行研究,发现劳动力的缺失使农户疏于日常农田管理,通过增加农药施用量保证粮食产量和降低生产风险,这种做法对水稻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风险偏好程度越低的农户会倾向于施用更多的农药,并且在农业劳动力缺失情况下,低风险偏好属性对水稻质量安全的不利影响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应注重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避免规模扩张而造成粗放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嵌入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尤其是田间管理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抑制农户低风险偏好决策下的投机行为。同时,相关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应进一步加强与种植大户、农药经销商间的合作,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效应与覆盖效应,以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在生产中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粮食质量安全 水稻 劳动力缺失 风险偏好 监管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户种植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粗放到标准——水稻为例”(编号:71573261);; 江苏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编号:JATS438 [2019]);;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KYCX18_0706);; 清华大学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编号:201612)的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纵横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