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与内容

2020-03-15分类号:F129

【作者】方书生  
【部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摘要】19世纪中叶开启的中国千年未有经济大变局的空间形态及其内涵,是海内外学界关注已久但似乎仍模糊不清的一个"世纪命题"。本文在前人近年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近代中国"口岸—腹地"格局上"地域化经济"现象的线索,以华南地区为例剖析单个地域化经济体形成,然后再进一步探究多个地域化经济体的全国性组合,最后尝试解析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三个层次,由此回应冀朝鼎对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新变局的"世纪之问"。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秩序的形式可描述为发端于"口岸—腹地"格局上的地域化经济体及其全国性组合,其内容则表现为以"地域化经济体"为载体的区位价值发现与空间资源配置优化的进程。这不仅有助于厘清近代中国经济空间的属性与涵义,同时也为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变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口岸—腹地  地域化经济体  经济空间秩序  近代中国
【基金】用友公益基金会“商的长城”重点项目“近代海关贸易数据库及传统农商向现代工商转型研究”(批准号:2018-Z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港口——腹地与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批准号:41171100)研究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