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贵州阿哈湖喀斯特小流域DOC输出特征

2020-03-15分类号:X52

【作者】黄轶婧  吴起鑫  安艳玲  吕婕梅  陈银波  何守阳  
【部门】贵州大学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理工学院  
【摘要】河流不仅是陆地碳循环的通道,也是碳交换的重要场所,而小流域更被认为是陆地碳循环的热点。为探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喀斯特小流域溶解性有机碳(DOC)输出特征,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对阿哈湖3条主要入湖小流域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河水主要理化特征和DOC含量进行分析,并计算流域DOC输出通量。研究期间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DOC含量分别为4.78±2.11、5.61±2.27、7.40±2.51 mg/L,输出通量分别为2.71、2.91、3.82 t/(km~2. a)。结果表明:(1)阿哈湖小流域河水DOC含量时空变化特征明显,与降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人类外源输入对DOC有显著影响;(2)对比不同河流DOC输出特征发现,小流域通常具有更高的DOC输出通量,特别是受城市输出影响的中小流域,其河流碳过程在碳循环中的贡献可能被低估。
【关键词】DOC  输出通量  阿哈湖  小流域  人类活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3123,41763019,41501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贵州省喀斯特联合基金项目(U1612442);;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黔科合LH字[2016]7457号);; 贵州省水利厅科技基金项目(KT201508);; 贵州一流学科建设(GNYL[2017]007);; 黔教合KY字([2016]045)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