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气候区失稳性坡面植被生物量与土壤密度的关系——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流域为例
2020-03-15分类号:S718.5
【部门】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摘要】【目的】探讨泥石流频发流域不同气候类型失稳性坡面土壤密度与生物量特征及其关系,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恢复的先决条件,对促进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极为重要。【方法】选择蒋家沟流域温带湿润山岭区(大地阴坡和小尖风阳坡)、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多照沟阳坡)、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大凹子沟阴坡和查菁沟阳坡)3个主要气候区为研究区,在各气候区失稳性坡面的不同区段(稳定区、失稳区、堆积区)设置样地,进行植被群落调查、植物和分层土壤样品(0~5 cm、5~10 cm、10~20 cm)采集,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土壤密度等。【结果】(1)乔木生物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显著高于温带湿润山岭区(P 失稳区>堆积区(P
【关键词】气候类型 泥石流 区段 土壤密度 生物量 根冠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90434);;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9);; 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xjq2017016);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2017111、CXZX2017283)
【所属期刊栏目】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