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在骨干亲本中的分布以及对穗颈瘟抗性的作用
2020-03-13分类号:S435.111.41
【部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抗性基因和基因组合对穗颈瘟抗性的变化。【方法】利用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的功能或紧密连锁标记,对经过多年抗性筛选的80份骨干亲本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在80份试验材料中,只有4份携带Pi-b基因,5份携带Pi54基因,8份携带Pi-b+Pi54基因组合、10份携带Pi-b+Pi54+Pigm基因组合,只有Pi-b+Pi54+Pigm基因组合没有出现高感材料。连续两年穗颈瘟接种鉴定结果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单个抗病基因的抗病能力在逐步减弱,甚至丧失。【结论】在水稻品种选育中,聚合抗性强、抗谱互补的基因是增强水稻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 骨干亲本 分子检测 抗性基因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2017 YFD0100404);;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8)2013];;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子项目(BE2018357-3);;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基金(YHS201602、YHS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