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南极鱼抗冻蛋白功能和进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20-03-13分类号:S917.4

【作者】张俊芳  陶筱帆  韩兵社  
【部门】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摘要】南极海域在大约2000万年降到了零度以下,在大多数鱼类由于无法适应极端寒冷环境而灭绝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极端寒冷、氧气充足的南极海域中的南极鱼亚目(Notothenioids)鱼类由于发生适应性进化而存活下来,并且达120多种类。南极鱼在生化和生理等方面发生了众多适应性改变,抗冻蛋白的产生是其中最重要的适应性特征之一。目前在极地鱼类中发现抗冻蛋白有5种类型,包括抗冻糖蛋白(AFGP)和4种抗冻蛋白(AFP I、AFP II、AFPIII和AFPIV)。虽然这些抗冻蛋白的起源和进化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抗冻的功能。作为一类能够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南极鱼抗冻蛋白能使鱼的体液冰点降低至–2.2℃,所以其体液在海水冰点之下仍能保持流动性,避免冷冻损伤的发生。由于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冰重结晶抑制等天然活性,使其在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南极鱼抗冻蛋白的起源、进化、功能、应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综述。
【关键词】南极鱼  抗冻蛋白  进化  冷冻保存  应用
【基金】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2018-ZD-08)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