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湖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研究

2020-03-12分类号:F323.6;F299.27;F812.45

【作者】何鑫  罗杰思  刘春晖  
【部门】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不仅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方法]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权重下的常住人口“标准人系数”,测算各城市的拟分配财力及其波动幅度。[结果]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外溢而形成“发展的贫困”,另一方面是劳动财富外溢而形成“衰退的富裕”;“发展的贫困”门槛值为8%、“衰退的富裕”门槛值为-20%,长沙市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外溢地区,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则是劳动财富外溢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在现实中较为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城市的预分配财力和拟分配财力相差不到1%。[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有利于推进市民化进程,公共服务外溢的城市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财富外溢的城市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户籍为本地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象的均等化。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标准人”系数  异质性  湖南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视角下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机制研究”(18YJCZH243);; 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省新乡贤返乡的影响因素及集聚效应研究”(XSP19YBZ022);;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精准扶贫财政政策效果评价研究”(18A367);; 本文还获得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平台(湘教通〔2018〕469号)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