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演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2020-03-09分类号:F301.24

【作者】杨智谋  赵宇鸾  薛朝浪  
【部门】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目的] 分析岩溶地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演化及其空间分异的特征,可为岩溶区国土空间优化、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在界定山-坝系统的概念,构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演化特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典型山-坝系统惠水县为研究区,将其划分为坝区、山坝交错区、山区3个子系统,并采用3S技术、景观格局空间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等方法,对1990—201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演化及分异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空间形态方面,研究区各子系统总体上耕地存量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增加,林地、草地、未利用地波动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坝区持续增加,山坝交错区波动上升,山区呈下降趋势。坝区、山坝交错区和山区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均上升。(2)功能形态方面,各子系统生活功能增加且增速快,生产功能面积不同程度减少,而生态功能则是在山区先减后增,在坝区、山坝交错区减少。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山区先缩减后增高,其他两个子系统变化与山区相反。[结论] 不同历史时期坝区、山坝交错区、山区的土地利用演化方向及其空间格局分异显著。研究成果对探讨贵州省不同区位条件、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质背景山-坝系统的土地利用问题,统筹山坝系统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土地利用  山-坝系统  演化特征  分析框架  惠水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溶区山—坝系统土地利用耦合演化机理研究:贵州省案例”(41771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溶山区森林转型研究-以贵州省为例”(41361021);;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号);; 2015年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资助项目(111-0317003)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