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安徽省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研究

2020-03-06分类号:F326.11;F323.3

【作者】程长明  陈学云  
【部门】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目的]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通过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索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特征与实现对策,进而促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促进“四化”同步、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方法]通过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研究了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互动效应和协调状况。[结果]从总体效应来看,安徽省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呈现良好的协调关系,地市间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具体效应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效力更优,但是皖中地区粮食生产现代化促进效力显著。[结论]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安徽省需要健全协调发展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注重地区发展差异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乡村振兴  粮食生产  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创新  协调发展  安徽省
【基金】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攻关项目“安徽省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机理、测度与对策研究”(2018CX037);;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SK2018ZD034);; 2018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攻关项目“小岗村改革的引领效应:历史考察、现状分析与新时代定位”(2018CX007);; 滁州学院小岗村与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岗村三产融合研究”(2019xgc01)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